金元足球走了,人民足球来了,中国足球有希望了?“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”

作者: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5-23 02:53     浏览:

本文摘要:2021中超联赛落幕,时间已是2022年。 相比往年热闹,今年中超有些寂寞,无论是山东夺冠,还是联赛收官,都难以吸引大众眼球。 虽有少数广州球迷在楼顶上俯瞰球场、陪球队踢完最后一轮的感人场景,但不可否认,中超整体关注度已到历史冰点。 没球迷、没热度、没球星、没赞助,投资人纷纷跑路。 去年中超结束后,冠军队江苏解散是最大新闻,很多人认为那只是苏宁一家的笑话。一年后的今天,多支球队面临生存问题,江苏队解散原来只是个开头,中超面临的是系统性危机。

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

  2021中超联赛落幕,时间已是2022年。  相比往年热闹,今年中超有些寂寞,无论是山东夺冠,还是联赛收官,都难以吸引大众眼球。  虽有少数广州球迷在楼顶上俯瞰球场、陪球队踢完最后一轮的感人场景,但不可否认,中超整体关注度已到历史冰点。

  没球迷、没热度、没球星、没赞助,投资人纷纷跑路。  去年中超结束后,冠军队江苏解散是最大新闻,很多人认为那只是苏宁一家的笑话。一年后的今天,多支球队面临生存问题,江苏队解散原来只是个开头,中超面临的是系统性危机。  16家中超俱乐部,仅山东泰山、上海海港、河南嵩山龙门和大连人这4家未欠薪。

武汉2021年的工资只发了3个月的、重庆两江只发了2个月的,沧州雄狮、青岛黄海欠薪都在半年以上。  金元时代两大土豪广州(恒大)和河北(华夏幸福),除了欠薪,还一度处在没钱维持基本运营的状态中。  张近东“该关的关、该砍的砍”,于是解散了江苏队。广州足球俱乐部,现在也成了恒大和许家印想甩掉的包袱,母体房企已欠债2万亿,昨天还爆出恒大海花岛39栋楼限10天拆除的新闻,所谓屋漏雨连阴,大老板四处堵窟窿,还顾得上小小的足球?    资本已玩不转或不想玩足球了,地方政府不得不亲自下场了。

  中超末轮后,广州市体育局表示,广州人民喜爱足球,广州市委市政府支持足球,在广州队与广州城队遇到巨大困难时,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以人民的向往为导向,决心把两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继续搞好,再创辉煌。  按照体育局的表态就是:彰显人民足球、政府有责的担当。

    具体操作方式是俱乐部“股改”。“积极吸引有实力、有情怀的国有企业参与进来,共同推进俱乐部股权多元化改革。”  这是体育总局《“十四五”体育发展规划》中的精神,而“有关部门”定出了两个必须:俱乐部股改必须由地方政府主导,国企必须是最大股东。

  具体构想是,俱乐部股权施行混合制:国企占最大头,原股东占一部分,同时吸引其他民间资本参股。在此基础上,有“433”(国企4、原股东3、其他3)、“4321”(国企4、原股东3、其他多个股东根据出资情况各占2、1)等玩法。  听着像足球阵型,但别想有“442”出现。

  以广州队为例,在市政府接洽下,广州医药、广州汽车、广州城投等国企有初步意向,考虑入场成为俱乐部大股东;恒大或彻底退出,或保留为二或三股东;另吸引新的民间资本参股。  股改的实质,是原投资人撤资,政府入场,或自己入股,或再找国企接盘。    可时至今日,中超各俱乐部的股改进程大多陷入困境。  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障碍,俱乐部原有的巨额债务谁来接?原股东希望新投资方把债务接过去,新投资人又不想当冤大头。

当初江苏苏宁带着5亿债务找下家,经济强省江苏无人愿接,球队最终解散。  当一支球队背负巨额债务,运营成本又高达一年几亿、十几亿时,即便是地方政府或者国企,想真的接过担子,也得掂量掂量。

  在地方国企中,做实体产业的很少玩足球,因为玩不起。  参与到中超股权改革的国企里,很多是文旅、城投集团的背景(比如接手山东泰山的济南文旅集团),它们实质上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,这类企业本身就存在债务问题,由它们接手俱乐部,某种意义上,是地方政府或用国家财政拨款、或从社会融资在玩足球。  在如今的经济大环境下,地方政府也存在巨大困难,通过融资入股中超俱乐部,债务风险同样巨大。

  也许短期内救急可以,但这样的所谓“人民足球”模式,可持续性到底如何?  有人说,股改是混合制的,地方政府和国企只是那个“4”,并不独立负担俱乐部,还会吸引民企和社会资本投入,来分担压力。    拿重庆两江为例,股改构想是“4321”的四分法模式,每年总投资3个亿,由四方按比例投资。

两江新区政府是大股东那个“4”,原股东当代集团变为小股东“1”,但二股东和三股东(“3”和“2”)却始终未表态兑现承诺。  为什么?话语权在大股东地方政府手里,足球俱乐部又是只烧钱不赚钱,没有利益可分,别人凭什么投入大把金钱,来当这个名存实亡的二、三股东?  还有,地方政府是会换届的,新一届班子上来,还愿不愿继续履行前任的承诺,继续作为大股东注资?他要是一拍脑袋不再玩足球了怎么办?  还有的地方政府,或因权力任性、或因实在没钱,占着股权但不出资,你又能奈他何?  根据市场规律,有钱赚的行业和项目,自然有人趋之若鹜抢着投资,股权结构多元化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  而投资足球俱乐部,根本没有盈利的可能,金元时代有人愿烧钱,是为了足球之外的政治资源和政策倾斜,再附带那么一点广告效应。  可一旦没钱可烧、无暇自保了,足球带来的这点附加好处,也就无足轻重、可抛可弃了。用张近东的话说:  股改方案就像足球阵型,无论是433还是4321,纸面上都很美好,但现实中,“321”都对足球避之不及,或不愿下场踢球,或在场上消极怠工,只剩下“4”,这球还怎么踢怎么玩?    归根结底,是投资足球的利益回报得不到保障的问题。

  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资,投资足球,获得利益回报,这是天经地义的,甚至是以人民的名义入场的地方政府,也不可能永远“公益足球”下去。  但投资中超和中国足球的利益回报框架,健康的投资环境,从来没有搭建起来,还不断遭到破坏。  2018年,足协从中超球队抽调几十名U25球员去集训2个月,退出一线的郎效农炮轰说:“这已严重损害了中超联赛的制度、秩序和公平竞赛原则,对市场环境、社会投资足球积极性,以及足协自身的信誉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性影响,危害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。

”  为了国家队成绩牺牲联赛、U23拍脑袋新政、随意强征国脚去军训、中性名改革……  当行政管理和职业化出现矛盾时,牺牲的总是后者,因为权力更大。长此以往,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民间资本自然畏而却步。

  房企不景气,不玩足球了,其他企业为什么不来?我投资足球,随时可能因为政策层面的干扰而利益受损,我为什么要投?  为什么投资人长年呼唤中超职业联盟成立?就是为了获得联赛运营权、规则制定权,减少行政权力的干扰,把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,以获取更大利益回报。  管理者要做的本该是搭好框架,其他的让市场参与者自行决定。只不过,凡涉及到分走权力,总是最难的事情,也是中超联盟至今处于“筹备”状态的原因。

  管理者搭台,俱乐部唱戏,但唱戏的却不是主角,怎么唱要由搭台子的说了算,岂不怪哉。如今没人再愿来唱戏,是因为这台没搭好,还时不常的拆台。  老一辈著名影星赵丹说,“管的太具体,文艺没希望”。

  这句话,把文艺换成足球亦然。  (李普利)。


本文关键词: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,金元,足球,走了,人民,来,了,中国足球,有希望

本文来源: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-www.wf-huatai.com